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儿童传染病,其有以下几个特点:
1.能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A组16型 (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各型别间鲜有交叉免疫,存在一人多次发生手足口病的情况。
2.多发于5岁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但成人被病毒感染后,虽然不发病、却能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家长们要特别注意。
3.病毒可经胃肠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物品造成传播,传播途径多样、复杂。
4.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并发症。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但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只有个别患儿需要住院;极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均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同时家长接触儿童前也要洗手,洗手一定要用流动水。
2.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5.家长要多关注儿童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出疹等手足口病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居家治疗的患儿应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