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10-19 点击: 3735
浙江、江苏两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湖州举行
七大医院联合发起大型公益活动——“一键自救”
为院前急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对一个突发心脏骤停的人而言,如果身边有人在5分钟之内给予及时救援,那么他的存活率可能达到50%,如果超过5分钟,脑细胞将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而发生意外时大部分民众会拨打120等待救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救护车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在15分钟左右。那么,如何才能让心脏骤停者得到及时救治、赢得那宝贵的5分钟呢?近日在浙江、江苏两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上该问题得到破解——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二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联合我省湖州、余姚、台州、丽水四家急诊区域专病中心所在医院共同发起的大型公益活动——“一键自救”正式启动。
据了解,本次年会由浙江省医学会和江苏省医学会联合主办、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协办。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于学忠教授、浙江省医学会急诊分会张茂教授等国内外几十位著名专家、教授参加了此次年会,参会人数达一千多。年会围绕急诊医学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包括学科发展、心肺脑复苏、危重病、创伤、中毒、急诊护理等主题。该学术年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国内急诊学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会议。
“一键自救”开启院前急救的互联网+时代
在湖州东吴开元名都酒店的浙江、江苏两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公益活动——“一键自救”正在进行。展台四周围满了参加年会的医生和民众。大家被“一键自救”视频深深吸引着。视频中其乐融融的一家子:奶奶在烧菜,爷爷和孙女在客厅。就在爷爷放下手中报纸准备吃饭时,突然手捂心脏,倒在沙发。奶奶闻声赶来,一边呼唤着满头大汗的老伴一边对孙女说:快,快去按奶奶手机上的“一键自救”!女孩飞快按下手机上的APP软件“一键自救”。同样装有此软件的附近两名志愿者、老人的女儿及家庭医生和救援机构同时收到求助信号。志愿者立即佩戴上标志赶往老人家里,家庭医生收到信号屏幕上显示出老人冠心病的疾病信息,立马进行电话指导:解开上衣纽扣、服下一粒救急丸!两名志愿者5分钟内赶到,询问病史后又让老人服下一粒救急丸。更危急的状况发生了,老人突然抽搐了几下,心脏停止跳动。志愿者马上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赶到。为老人最终抢救成功争取到生命急救的黄金五分钟。
这场与死神赛跑的“一键自救”几乎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该软件的设想者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子龙说,现代社会心梗、脑梗、车祸病人不断增多,这些病人都需要5分钟内的黄金救援时间,而医院等社会救援平台往往不能满足,另一方面,很多经过心肺复苏培训的社会人士不太有施展的机会,而一键自救平台正好发挥他们的作用。浙江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张茂教授说:“‘一键自救’为院前急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快速推动社会公众自救互救急救体系的提升,提高各种猝死病人的救治率,具有重大意义。”
注重实战、高效交流,急救年会亮点纷呈
“有一名患者,十五分钟之前骑车被大货车撞倒,有短暂昏迷史,现感下腹疼痛并伴胸痛,120现场初步评估后,生命体征尚平稳,已转运至贵院急诊现由您首诊。”这是浙二医院急诊科医生巴立教授给年轻医生们带来的课题。年轻医生两个一组,在人体模型上展开了轮流“抢救”。 “一、气道通畅与颈椎保护;二、呼吸:通气与氧;三、循环:控制出血;四、残疾和神经功能评估;五、暴露与环境控制。”这些教科书上写得很明确的理论怎么在急救中操作和运用?示范、讨论、切磋、实践……巴教授带领大家一起“闯五关”,准确、熟练掌握创伤急救技能。
在这个由酒店会议室临时改建的急诊工作技能站里,还有来自浙二医院的教授刘志海、邵逸夫医院的洪玉才,他们也耐心、细心地在和年轻医生分享气道管理、急诊超声的经验。这种借助PPT、人体模型、真人模特的实战性技能培训让年轻的医生们受益匪浅。
本次两省急诊年会内容丰富、安排紧凑、交流高效。这厢“青年论坛”刚刚结束,那厢“院长论坛”已经开始。以“新医改背景下的急诊医学发展”为主题的院长论坛座无虚席。来自余姚市人民医院的院长袁海鸿主持该论坛,另外有各三位来自浙江和江苏的县市级医院院长。七位大咖既分享了各自医院急诊学科的成绩、经验和特色,也探讨了未来急诊方向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团队建设、队伍建设、急诊医生的职业前途等问题得到现场同行的共鸣。如何把急诊延伸到院外以及建立可持续的急诊发展体系,大家都各抒己见。
以年会为契机,让急诊医疗更上一个台阶
两省急诊年会最忙的人恐怕是年会协办单位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了。该院急诊科主任稽朝晖就“一键自救”公益活动的落实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今年先完成本院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心肺复苏培训,尔后依靠他们的力量开展公众心肺复苏培训,主要面向警察、消防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企事业单位、心脏病患者家属等,最终构建完善的急救网络体系。他甚至对培训班的人数、后续的管理办法都有了详细的规划。
温晓红是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也是这次年会开幕式主持人。温婉清秀的她透着从容和干练。浙江省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急诊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温院长的这些衔头把她的工作和我省的急诊医疗事业紧紧拴在了一起。她从事急诊医疗工作已整整二十多个年头,参与和见证了湖州一院急诊发展的三级跳:湖州市重点学科——湖州市重点支撑学科——浙北地区急诊区域专病中心。
据了解,我省总共有四个急诊区域专病中心,分别为浙东、浙南、浙中、浙北。
作为浙北急诊区域专病中心的湖州一院院长鲍鹰在开幕式上介绍:湖州市第一人民院不仅拥有急诊抢救室、急诊手术室、EICU、急诊病房等完善的硬件,还拥有强大的急诊医疗团队,年急诊就诊20多万人次。作为集医疗、应急、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急救中心不仅成功救治了大量危、急、重患者,还通过举办年会、学术讲座、继教班、业务培训、接受基层医疗单位进修等形式,带动着全市乃至浙北地区整体急诊医疗水平的提高。他说,浙江的急诊医疗走在全国的前面,今天有那么多的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到年会,是急诊医疗界的盛会。他勉励湖州参会者要好好学习,虚心请教,以年会为契机,让湖州的急诊医疗更上一个台阶。
急救年会的协办单位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温晓红正在主持开幕式
转自钱江晚报A0016版:养生
赵元英 钱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