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10-02 点击: 1706
快速确诊和精准治疗,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最为重要的关键。昨天,记者获悉,为了给危重病人抢救“争”时间,进一步加速急诊介入患者分流,市第一人民医院全新打造了急诊专属的DSA介入诊疗平台。这意味着,今后,心梗、脑梗等危重病人,不用出该院急诊大楼,就可以实现诊断和救治的全过程,赢得最宝贵的抢救时间。
“老年男性患者,突发剧烈胸痛,可疑急性心梗,在来的路上……”昨天一大早,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工作群里,湖州120院前急救医师发来了消息。
随着急救车的到达,急诊科迅速启动胸痛中心救治流程,胸痛中心医生快速介入。患者完善急诊心电图及急诊床边心肌标志物后,评估存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征(急诊介入手术指征,简称PCI)。随后,患者直接转入DSA室,进行心脏血管造影检查,并在确诊心梗后快速进行了治疗。
“从患者到达急诊室到进入急诊DSA室进行急诊PCI球囊扩张治疗,总用时控制在70分钟左右,让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急诊科主任嵇朝晖告诉记者,急诊配备专属DSA介入诊疗平台,这在全省尚属少见。
据悉,经过前期急诊布局设计、改造和仪器设备试运行等流程,9月21日,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DSA室正式启用。记者看到,急诊DSA介入诊疗平台就在该院急诊一楼的西南角,距离急诊抢救大厅仅10余米距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急危重患者转运距离,可以说与抢救室实现了“无缝衔接”。
“急诊DSA介入手术台是继急诊专用CT后急诊新增的又一重大设备,为急诊卒中、急诊胸痛、急诊创伤等需介入手术的急诊患者提供更加快速的急救医疗服务。这样,我们就能在急诊科完成对这些病人的一站式诊疗。”嵇朝晖告诉记者,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急性心梗、脑梗等病人来说,多赢得哪怕一秒的时间,就多一份救治的希望。据统计,急诊DSA室运行一个多星期,已开展急诊介入手术10余台。
据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院响应最多跑一次——急救更快速,围绕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积极搭建急诊急救平台,持续对急诊医学科相关配套布局进行改造,优化急救流程,提高救治效率。急诊医学科作为浙江省浙北区域专病中心、湖州市重点支撑学科,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在硬件和软件等各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今后可以为湖州及周边地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急诊急救服务。
稿件来源于湖州晚报
记者 忻媛 通讯员 潘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