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7-16 点击: 3277
前些天,某个小区的楼道内的左邻右舍在楼下聊天,一位大妈不时得撩起裤腿不停的抓痒,隔壁的大姐也不由的挠起小腿,话题就来了。
“您身上也痒?”
“是啊,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小腿、腰背部不停地起疹子,痒得很,抓得晚上都睡不安稳。”
相互一看,便纳闷起来。
“您怎么和我得一样的皮疹?”
“我曾到医院皮肤科看过了,医生说是虫咬皮炎,还说很有可能是跳蚤咬的。我还寻思着,家里打扫地很干净,哪来地跳蚤啊?”
“最近小区里有很多野猫到处跑,是不是野猫传染的?”她们把疑虑告诉了小区物业。
几天后,邻居们让小区物业在楼道里喷洒杀虫剂,仔细的邻居们在地上真的找到了不少黑色的细小虫子----跳蚤!引起皮疹和瘙痒的真凶!
图1:患者腰腹部的红色皮疹,伴抓痕,皮疹新旧不一。
图2:楼道内喷药后获取的跳蚤,以及显微镜下的形态,强有力的后肢使它能蹦跳到约60cm高的人体部位或动物身上。
跳蚤叮咬可产生一种叫做“丘疹性荨麻疹”的夏季常见的皮肤疾病,是由于人体对跳蚤唾液过敏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常好发于温暖季节,以春、夏、秋季最多见。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但中年及老年人也可发生。皮疹好发于腰、臀及四肢等暴露部位。不同个体对跳蚤叮咬后产生的反应程度有所差异,但绝大多数个体对跳蚤叮咬敏感。叮咬后皮疹主要表现为鲜红色纺锤形风团样丘疹,约0.5-1.0cm大小,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婴幼儿,皮疹中央可有小水疱或大疱,成批发生,数目不定,群集或条状分布。自觉剧痒。病期一般在7~10天左右,消退后留有暗红色、浅褐色或暗褐色丘疹,甚至瘢痕。
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卫生习惯改善了,环境也更为整洁了,但跳蚤叮咬夏季仍然非常常见。现在喜欢养宠物的家庭较多,宠物本身可携带跳蚤。另一方面,自家的宠物清洁到位了,主人在带宠物户外活动时与其它动物的接触,则会很快被传染到跳蚤。此外,现在,流浪狗曾被一度收捕而减少,但一些社区内流浪猫依然较多,成为携带和传播跳蚤的主要传播媒介。
对于已经发生的皮疹,则应到皮肤病专科就诊,更不要采取不恰当的处理,如自行用针挑破水疱,外涂抗生素粉剂等。医生会根据病情予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等治疗。继发感染时,给以抗菌软膏外用,必要时加服抗生素。但更为重要的还是消除病因----杀灭跳蚤,避免皮疹的反复发生。
市第一医院皮肤医疗美容科 杨建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