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首页.网上服务.健康教育
治疗糖尿病别忘关注脂毒性
时间: 2015-01-02   点击: 5323

糖尿病的脂毒性学说,最早由班廷奖得主McGarry教授在200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ADA)上提出。他认为,脂代谢障碍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生理的根源所在,甚至建议将2 型糖尿病称为“糖脂病”。由此,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的关系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首先,当营养过量时,脂肪细胞增大,且功能出现异常,对胰岛素抗脂解作用减弱,导致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增多;另外,增大的脂肪细胞降低了储脂能力,一旦脂肪的量多于储备能力时,多余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会分流到肝脏、肌肉以及胰岛细胞,从而引发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这就是所谓的脂肪分存及脂毒性。


脂毒性不仅局限于肝脏、肌肉和胰岛细胞,对机体其他重要的组织也有影响。其中,对心脏功能的危害性最大。近年来发现,在血糖升高的胰岛素抵抗阶段,心脏功能已经受到损害,动物实验也证实,高FFA血症和高TG血症可以导致心肌脂质沉积、心室壁增厚、心室重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


此外,脂毒性对视网膜微血管也有明显的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盲的重要原因。可以观察到脂代谢紊乱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动脉旁毛细血管网分布较乱,内皮细胞增多,周细胞减少,已出现早期视网膜微血管损伤。


脂毒性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也有影响,可促进蛋白尿的生成,以及肾脏微血管损伤。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脂毒性对机体的影响十分复杂和广泛,能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积极预防脂毒性,不仅可以把糖尿病的预防前移,而且可以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预防前移。换句话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和积极干预血脂紊乱,本身就是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重要一环。


一旦发现存在高脂血症,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患者生活方式的控制,因为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不仅是预防血脂异常的手段,而且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


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可使血脂一定程度上调节,即使正在服用药物,也应坚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饮食控制需要对膳食结构进行调整,以蔬菜、水果、适量豆制品为主。主食最好是全麦面包、燕麦、糙米、土豆、南瓜等,尽量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同时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肥肉,尽量减少每天每人的烹调用油量。每周增加吃鱼次数,尽量用橄榄油或茶籽油代替其他烹调用油,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来源:生命时报

 
快捷.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