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3-16 点击: 4473
资料表明,不同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休克等急危重症,由于循环衰竭导致静脉塌陷或痉挛,尤其是急诊外伤,易发多部位损伤、皮肤污染重,常是外周血管通路建立失败的原因。静脉切开或中心静脉穿刺技术要求高,难度系数较大,用时较长,不利于急诊抢救。而骨髓腔内输液能在较短时间内把药物、血液或其他液体直接注入骨髓腔内,迅速改善危急重症患者的循环衰竭问题,是快速有效的急救补液诊疗技术。
据了解,骨髓内输液一般在10-15秒内便可完成,具有快速、有效、输液速度快等优势,在较大程度上为患者营造了急救时间。同时,穿刺成功率较高,安全系数较好,痛苦少,并且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导致的病变。但器材要求特殊,费用较高。
近日,市一院脊柱骨科、骨质疏松科团队参阅大量文献,结合实践,改良设施与操作流程,以更方便、低费用的模式,为一例骨关节病变患者施行骨髓腔穿刺输液。术中,避开骨折肢体及破损、感染、肿胀部位,选择合适的骨髓穿刺部位,常规皮肤消毒,在确认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行补液治疗,全程历时仅10秒。
目前,省内仅有在危急重症儿抢救运用的相关报道,市一院脊柱骨科、骨质疏松科团队改良后的骨髓腔内输液是我市第一例,将给临床运用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
市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