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1-18 点击: 3186
转自 2017年1月18日 A08:A08-卫教新闻 稿件来源:湖州日报 作者:戈杰
“国栋,好些时间没联系了,最近还好吗?”“李医生,快到新年了,祝你新年快乐!”……这段时间,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李国栋的手机里经常能收到这样的微信问候,而问候的那头,是4000多公里之外的柯坪县。“他们时不时会给我打个电话,发些微信,有时候是问候,有时候是开展一些医疗方面的交流,我也经常挂念这些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战友’。”李国栋说。尽管李国栋的援疆工作在1年多以前就已经结束,但他和柯坪人民的友谊一直没断,他在柯坪留下的技术仍在帮助着一名又一名患者。正是因为在援疆期间的无私付出和突出贡献,李国栋被授予了“第八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荣誉称号。
在柯坪的400多个日日夜夜,对于李国栋来说,是一段铭记在心的美好记忆。 2014年2月,李国栋辞别家人,作为湖州援疆医生团队的负责人来到了柯坪县。尽管气候、语言、医疗环境与湖州完全不一样,但李国栋迅速调整好了状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了一线工作之中。柯坪县人民医院危重病人抢救时能看到他的身影,休息日也能在病区里听到他的声音,夜间急诊更是随叫随到……提起这位来自湖州的好医生,柯坪当地的医护人员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声“亚克西”。
为了对当地医疗卫生发展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初到柯坪时李国栋就开展了一次大走访,了解到了当地存在着医疗卫生人才缺乏、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各种急危症病人就诊转诊不方便的问题。这些是卫生援疆工作面对的难题,也是李国栋“在疆做什么?离疆留什么?”的工作目标。为此,李国栋带领团队,不仅在临床一线诊治、抢救病人,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同时还在市援疆指挥部的指导和柯坪县人民医院的协助下,制定了卫生援疆工作规划,增强了援疆工作的针对性,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建立与受援单位的交流、协调机制,确保各项卫生援疆工作的有序实施和规范管理。
为更好地做好“传帮带”工作,打造“走不掉”的当地人才队伍,李国栋依托省市援疆指挥部创立了“南太湖杏林工作室”,在柯坪县人民医院建起一套“传帮带”制度,努力培养当地医务人才。人走技术不走,这一直是李国栋的最大愿望,因此除了两个固定的帮带对象外,他还把许多年轻医生都纳入自己团队,毫无保留地带教他们,鼓励他们放手实践。通过业务讲座、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技能示范等措施,加强了当地卫生人才的“造血”功能。正是在李国栋等援疆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柯坪县人民医院大部分医生顺利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减轻了制约医院发展的人才压力。
柯坪虽然是一个县,但面积却达到了1.2万平方公里,到处是戈壁荒滩,人口分布非常稀疏。对不少身处群山野岭、边远地区的当地人来说,就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健康这一基本权利,李国栋带着他的团队,举着“南太湖杏林工作室”的牌子,多次深入兵团、乡村、牧区,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有些偏远地区甚至公路与电话都还没通,他便带着药长途跋涉直接上门服务。他还经常带队到兵团、乡村基层医院进行培训指导,在提高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也收获了当地医生和群众的友谊。此外,李国栋还利用自己前后方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经常联系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到柯坪交流,举办讲座授课、教学查房、下乡义诊,直接为柯坪各族群众提供上级医院专家服务,树立了湖州卫生计生系统的优质服务形象。“在柯坪待了一年半时间,那里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能把治病救人的技术留在柯坪,是我这辈子都觉得自豪的事。”李国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