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6-29 点击: 3041
人物名片:
王荣江,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导,湖州市医学会泌尿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79年,17岁的王荣江带着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憧憬,进入了当时的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此后,于他而言,穿起白大褂是其一生的责任。近40年,他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带头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王荣江
严重摔伤坐着轮椅动手术
近20年来,王荣江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年休假,平时也几乎没有节假日,工作日每天都排满手术、查房、科研,休息日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勤勤恳恳地在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12年军旅生活铸就了王荣江敢于攻坚、勇于担当的军人作风,为艰苦的从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科室主任,王荣江每年的专家门诊量高达6000余人次。为了不让远道而来的患者失望,不管多迟,他每次都坚持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才下班。
但王荣江不是“铁人”,繁重的工作致使腰肌和肩膝关节严重劳损,需以腰托、护膝为辅助才能上手术台。有一次,在临近下班前的最后一台手术中,王荣江不慎在手术室里重重摔倒,大腿部剧烈的疼痛令他一时动弹不得。同事见状赶紧送他检查,发现他大腿肌肉已经严重拉伤。情况危急,一边患者已经麻醉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一边王荣江自己却无法站立行走。“咬咬牙,挺过去。”王荣江的信念很坚定,他请同事推来了一把轮椅,忍着剧痛,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动作,坐在轮椅上坚持完成了手术,赢得了患者家属和同事们的钦佩。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稍稍恢复的王荣江又拄着双拐准时出现在病房。之后这一月内,拄着双拐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各个病房里,期间,王荣江没有请过一天假。
王荣江在工作中
电脑里存着40年的手术记录
勤于探索,尽心尽责。王荣江以实际行动对“医者父母心”作出了生动阐释,这个心不只是“关心”,更是“有心”。几年前,一名患者因肾功能出了问题,专门挂了王荣江的专家号求助。因为他一直记着正是王荣江在20多年前帮他成功地做了肾脏肿瘤手术,但当时的病历资料都没能保存。
20多年前的手术,即使是医院档案室里也不一定有存档。但是王荣江却很自信地打开一个电子表格,很快就搜索到了患者当年那场手术的具体材料。根据当时手术记录以及目前的身体状况,王荣江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
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王荣江将40年间的手术记录及照片视频悉数备份在电脑里,这个以电子表格形式构建的“宝库”,记录了从医以来每一例手术的相关信息。这个电子表格是他的“宝库”,从最开始的手写记录,到电子表格快捷筛选,最近几年还增加了患者X光片、手术照片甚至视频等。最早的手术记录可以追溯到1981年,按照病种统计,随时可以查询。每应用一项新技术,王荣江也会详细记下。
到目前为止,王荣江这个“个人资料库”已经包含了数千名患者的手术记录、分析,成了市一院乃至整个浙北地区泌尿外科的宝贵资料。
他的努力带动科室整体发展
即使管理工作繁忙,王荣江仍积极从事泌尿外科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担任了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的教授、硕士生导师。这些年来开展了多项新技术的研究,在泌尿外科领域,填补了湖州多项空白。
在他的主持下,1991年,王荣江主持开展湖州市首例肾移植手术。为了确保手术成功,他连续1个月待在特护病房值班,保证了首例肾移植手术的成功。此后的每一例移植手术后的1个月管理他都亲自承担。据悉,王荣江至今已进行了百余例移植手术。
此外,他还将腹腔镜技术率先应用于泌尿外科;开创了湖州器官移植技术、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等微创技术的先河,微创泌尿外科技术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尤其是输尿管软镜手术累计2000余例,在国内也是处于先进水平。
作为湖州市泌尿外科的学科带头人,王荣江获得的个人荣誉不少,但他最引以自豪的,是他带领泌尿外科团队不断成长。他成立了湖州市首个名医下沉工作室,通过人才培养、学术指导、技术帮扶等,多角度、多方位,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工作,助力基层医院泌尿外科专科服务能力的提升。
2019年4月,王荣江利用泌尿外科学科优势,帮助贵州剑河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建设,成立泌尿外科专科联盟、湖州市泌尿外科王荣江名医工作室剑河工作站。他创立的南太湖泌尿外科微创技术高峰论坛作为学术交流的长期平台,已然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会议。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贵州剑河县人民医院成立泌尿外科专科联盟
王荣江把梦想当信念,把付出当快乐。“选择医学,我人生无怨无悔。选择外科,我享受快乐工作。选择泌尿外科,我实现心中梦想。只要人生还有梦想,那工作就会更加努力。那是因为,梦想会激发我们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改变现状,去创造辉煌。”
稿件来源于湖州学习平台|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