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4-02-06 点击: 6861
2005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警告:有利于流感大流行的条件正在亚洲部分地区逐渐显露。现已具备大流行开始所需的所有先决条件,只有一项除外,即禽流感病毒形成有效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我省农村家禽散养较为普遍,许多家禽养殖基地毗邻候鸟栖息地,容易输入禽流感疫源。因此,加强防范,充分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十分必要。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具有以下特点:传播快;毒力强;水禽与候鸟的传播作用明显;跨越种属的界限,经禽传染人的病例日益增多。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禽间流感传播途径较多,可通过空气飞沫、水源、密切接触、蚊虫叮咬、垂直和机械传播。人类感染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或通过接触感染,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接触患病动物的粪便、分泌物等容易被感染。目前还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禽流感的临床症状:人感染了禽流感,潜伏期通常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症状。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出现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情况,出现多种并发症的可导致死亡。
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类及其粪便和分泌物。不要宰杀、吃病死家禽。
2.禽肉要煮熟煮透吃。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
4.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5.兽医和从事禽类养殖、贩运、屠宰等工作的禽流感高暴露人员,要常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6.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